
報紙從誕生到今天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公元前60年,古羅馬政治家凱撒把羅馬市以及國家
發生的事件書寫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漢代的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
1450年,歐洲的德國人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技術,于是印刷的報紙開始發行。1493年,羅馬發行的報紙上刊登了哥倫布航海的消息。當時的報紙只是在發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時才發行。
1609年,德國率先發行定期報紙,雖是周報,但很快波及整個歐洲。世界上第一張日報在1650年發行于德國。法國1631年才出現報紙,而英國由于當時發生了政治事件,報紙才得以發行。美國的第一張報紙是獨立前的1704年,由郵局局長發行的《波士頓通訊》。歷史發展到歐洲時期,報紙已在歐洲各國相繼發行,杭州宣傳片拍攝并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和接受。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報紙實現了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經歷了一次較大的“飛躍”。這一時期,報紙的發行量直線上升,由過去的幾萬份增加到十幾萬份,幾十萬份乃至上百萬份:讀者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由過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層人士到中下層人士。這種由量的積累而產生的質的飛躍,宣告了一個時代——時代的來臨。這一次“飛躍”標志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頂峰。
相對于封建社會的“小眾化”(貴族化)而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報刊已經具有了“大眾化”的傾向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從而將資產階級報業帶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以普通民眾為讀者對象的企業宣傳片制作(亦即“大眾化”報紙)時期。這一時期,由于報紙日漸迎合下層民眾的口味,且售價低廉,讀者范圍不斷擴大。然而,這一時期的“大眾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態,其發展也十分不穩定,與后來的大眾化報
其次,這次飛躍促進了的進步。19世紀大眾化的廉價報紙出現以后,尤其是19世紀末報紙的“大眾化”過程完成之后,報紙不再接受黨派津貼而轉為自由出版,獨立經營。報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聞檢查而享有了較為充分的出版權,采訪權和發布權。在內容方面,報紙以各類信息為主,盡可能的向讀者提供有關各項事務的信息,并給包括各界人士在杭州影視公司內的廣大讀者以充分的言論表達自由。在此過程中,報紙作為“社會公器”起到了輿論監督的作用,使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倡導的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得以貫徹。與此同時,經過自身的實踐的原則進行了補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由此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的發展。